FIA完善的二次变道跟刹车区变道规则,直至12赛季才有明确细则跟处罚规定,在此之前的评判标准很模糊,导致赛道上出现很多“画龙”车手。
甚至于在规则明确之后,依旧有很多车手去擦边钻漏洞,想方设法阻挡后车超越。
马格努森之所以获得“马画龙”的称号,就在于他经常做这种事情。
现在特鲁利在多年经验加持之下,不惜采取擦边违规的方式全力防守,站在陈向北的视角就仿佛面前,出现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他真的难以找到超车机会!
“奥德托,适当队内竞争有助于提升,可是这样的防守方式非常危险,很容易发生碰撞造成双车退赛。”
“我认为应该下达车队指令,制止这种激烈斗争!”
泽野弘树终于按捺不住,朝奥德托表达了自己意见。
良性竞争跟“生死相搏”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特鲁利目前防守很明显超过界限有些上头。
没有任何一支车队,能眼睁睁看着或者纵容,队内两位车手这种级别的对抗。引发事故双车退赛,影响的不仅仅是这场比赛成绩,按照目前HRT的研发生产能力,就连下场比赛能不能修复都得打疑问号。
经理布里亚托利挑起的队内竞争,有些玩过火了!
面对泽野弘树的质疑,奥德托脸上流露出犹豫神情。
要知道法拉利车队策略组曾经等级森严,直接在合同上面直接明确车手地位跟僚机身份,压根不允许出现什么队内竞争,以及二号车手“以下犯上”。
关键时刻为了车队成绩跟利益,二号车手就连冠军都得被迫放弃!
受到法拉利车队多年影响,奥德托感性上不认同这种竞争方式,却在理性上明白两位车手都已经上头,这时候阻止未必会听从车队指令。
就算这一场比赛能赢,下一场也未必能赢。
历史上拒绝执行车队指令的车手数不胜数,特别是在没有分出高下胜负之前。
与其留有隐患,不如就按照布里亚托利的方式执行下去,赛道上一较高下,愿赌服输!
就在奥德托犹豫之际,布里亚托利从装有空调的P房,来到了室外指挥台位置。
他不紧不慢的戴上监听耳机,然后按下语音通话键说道:“北,这就你想要的公平竞争,现在却超不过去?”
布里亚托利戏谑的话语,通过无线电广播传递到陈向北耳中。
说实话,有点“杀人诛心”。
最初陈向北还带着一股少年意气跟热血,拒绝过车队老板卡拉班特的僚机补充协议,认为应该公平竞争一二号车手,这样至少能让“队友”输的心服口服。
结果陈向北同样有成为输家的可能!
要是超不过去输了,那管理层跟策略组成员的重视,优先换上新升级套件的车队资源倾斜,都将凸显陈向北的天真想法像个小丑。
布里亚托利的嘲讽,就是让年轻的中国小子认清楚现实。
莱科宁式车手不适合围场,舒马赫才是车手的最终答案!
“怎么不说话了,很不爽吗?”
“是很不爽。”
陈向北回了一句,相信也没人喜欢被布里亚托利骑脸嘲讽。
“不爽就超过去啊,前面T7跟T8高速组合左弯,你知道阿隆索当年多快速度通过吗?”
“300km/h!”
“你只要做到跟阿隆索同样的速度,我不相信特鲁利能防守住。”
相比较奥德托还顾及首席比赛工程师的身份,不好明面上偏帮陈向北,布里亚托利这个车队经理就毫无顾忌。
摆明了就不想特鲁利赢!
当然,想不想是一回事,陈向北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阿隆索的标杆摆在那里,只有刀尖上跳舞才能顺利超车!
听着布里亚托利跟陈向北之间的对话,奥德托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T7组合弯的赛道记录才290km/h出头,什么时候阿隆索跑到过300km/h?
对于这种疑惑,奥德托还能不露声色,数据分析师水谷翔就年轻沉不住气,开口质问道:“经理,你是不是记错了,阿隆索没有跑出这个弯道的赛道记录。”
“赛道记录多少?”
布里亚托利反问一句。
“293km/h。”
“那看来是我记错了。”
花布很无所谓的回了一句,压根没有把这放在心上。
“经理,这个错误很严重,向北君要按照300km/h速度过弯,他有很大概率冲出赛道。”
水谷翔严肃的提醒了一句,保持着日本理工男的数据严谨。
“然后呢?”
“超不过去跟冲出赛道有什么区别?”
“在我看来都是输家!”
布里亚托利其实知道赛道记录是多少,阿隆索跑300km/h更是他随口胡编的。
他不在乎陈向北会不会冲出赛道,只在乎能不能赢特鲁利。
HRT车队一号车手,绝对不能是这个被自己亲手扫地出门的“对头”!
“奥德托领队,我认为不能这样做。”
意识到自己无法说服布里亚托利,水谷翔转而把目光看向奥德托。
相比较疯子跟流氓经理,奥德托才是赛车专业人士。
“水谷,别说了,执行经理指令。”
奥德托摇了摇头,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谈。
只不过他的这种转变,让水谷翔感到有些不可思议,难道说连一路走来的奥德托都意气用事,无视超车带来的风险了吗?
“领队……”
水谷翔还想要说点什么,奥德托却干脆打断道。
“很多时候车手之间的对决,看的并不是水平高低,而是那一股锐气。”
“这场比赛不仅仅关乎着车手地位,还关系着北势不可挡的上升状态能否维持住。”
“冒险并不可怕,畏惧风险主动认输才是真的懦夫!”
奥德托终究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布里亚托利说的没错。
不敢冒险超车跟冲出赛道没什么区别。
都是输家!
“我明白了。”
这一次水谷翔没有再据理力争,他理解了奥德托想要表达的意图。
赛道上陈向北听着布里亚托利的话语,说实话他有些疑惑。
要知道陈向北是个努力型车手,虽然没有实地跑过阿尔伯特公园赛道,但他尽可能把各项数据都给记在了脑海里面,其中就包括每个弯道的极限过弯速度。
记忆中T7组合弯,阿隆索没有跑出过300km/h的车速。
只是陈向北想不到,布里亚托利会在这种事情上说谎,他只能认为自己记错了,亦或者说阿隆索是在某次测试跟训练中跑出来的速度,没有在大奖赛中被收录。
既然阿隆索做到过,那就意味着可行,自己同样能复刻!
没有过多的思考,赛道上也不允许犹豫,陈向北一脚油门下去利用尾流追到了特鲁利的车尾,然后利用尾流效应抽头。
只不过这一次他没有选择直接超车,而是往右切线把车开上了路肩。
想要以300km/h的极速过弯,那么势必要吃尽整个弯道的宽度,以及借助路肩才能切线成功。
否则这种速度不单单是超越了赛道的极限,还超越了物理学的极限,根本就不可能过去!
望着后视镜里面变道的陈向北,特鲁利脸上表情十分冷漠,同时还带着一种疑惑。
难道说中国小子,打算在T7组合弯切线超车?
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特鲁利跑过多次,T7组合弯差不多算是最快的弯道,并非常规的超车点,以往也没几名车手在这里超车成功。
两辆性能完全相同的赛车,特鲁利不知道陈向北怎么超过去。
与此同时陈向北这种非同寻常的举动,也被赛道摄影机给捕捉到了,解说雷德看到后疑惑说道。
“赛道上北面对T7高速组合弯,他选择利用前车尾流效在入弯前骑上路肩,这种举动在我看来只有一种意图,那便是打算利用极限切弯的方式去发起进攻。”
“可问题是,这种方式风险极高,甚至是超过赛车轮胎抓地力的极限,队内竞争有必要如此拼命吗?”
这一次解说雷德使用了“拼命”的词汇,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的缓冲区并不宽阔,接近300km/h的速度过弯,一旦超出赛道百分之九十九上墙。
剩余百分之一,纯粹靠上帝眷顾。
起步阶段的T1抢入弯线,雷德就感受到了HRT车队的竞争激烈程度。
只是现在这种方式,还是远远超乎了他的预料。
别说是解说,就连HRT车队的室外解说台众人,都死死把目光锁定在监控屏幕上面,心里面没有底。
谁也没想到,一二号车手之争,会演变到这种局面。
性格孤傲、火爆的特鲁利,遇到强势、张扬的陈向北,产生了类似于火星撞地球般的效果,两人都不愿意退让一步。
陈向北需要一号车手的资源,保证自己职业生涯的前景。
特鲁利则是需要这一场胜利,来回应布里亚托利证明自己!
梁驰跟陆晓曼等人,更是把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哪怕他们不懂赛车,都知道超越弯道极限意味着什么,布里亚托利几乎给陈向北制定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速度。
冲出赛道上墙运气好点无非就是撞坏一辆赛车,要是运气够差的话说不定还有生命危险。
虽说车手注定要跟死神博弈,但要用在这种地方吗?
“北的速度非常快,根据赛道测速仪的数据,入弯实时已经超过了230km/h,并且还在不断加速之中。”
“车头已经从外侧越过了特鲁利的赛车后轮,弯道中前车也没有办法变道阻挡,唯一应对的方式便是尽可能加速,获取更快的出弯速度保持着领先地位。”
“不过按照这种速度提升下去,特鲁利能否操控住赛车我不好说,车手北真的很难征服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的T7高速组合弯。”
“中国新人,或许有些高估自己了。”
解说嘉宾普罗斯特,说这段话的时候,语气中充斥着一股惋惜。
年轻人想要赢下队内竞争,得到资源跟策略的倾斜,他可以理解。
问题是陈向北这个举动,毫无意味有些过于冲动跟莽撞,正常情况下这种速度根本就不可能通过T7高速组合弯。
陈向北依旧选择这样做,只能用年少轻狂四个字来形容,很多时候需要通过“交学费”的方式,来学会尊重赛道跟畏惧速度。
两辆赛车就这样在弯道中逐渐并排,感受到陈向北追击带来的威胁,特鲁利也是咬牙一脚油门下去升档提速,既然新人都不怕死,自己一名老将还能认输吗?
当年队内竞争败给新人阿隆索,出走雷诺几乎毁了特鲁利整个职业生涯。
他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经历第二次!
“HRT车手疯了吗,两辆赛车弯道中提速?”
“时速快300km/h,特鲁利跟陈向北打算车毁人亡?”
“中国小子太狂妄了,这个弯道就将是北赛程结束的时刻!”
看台各种惊呼跟质疑接连响起,两辆HRT赛车速度都已经到了失控的边缘。
并且在大众眼中,这还是陈向北主动挑起的战争。
270km/h、280km/h、290km/h……
当赛车进入T8弯,越来越接近300km/h速度极限的时候,特鲁利发现了一件事情,那便是他已经跟不上陈向北了赛车了。
F1赛车过弯靠的是下压力,并且还有两种区分。
低速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机械下压力,速度没有起来之前,空动套件能起到的作用不大。
这就跟街头很多人为了装逼,特意在车尾部装个巨大的尾翼,实际上跑不到180km/h往上,这个尾翼根本就提供不了什么空气下压力,还会扰乱汽车原本的气动布局起到反作用。
只有高速弯道,空动套件的空气下压力才发力!
不过这时候又会出现一个驳论,那便是空气下压力太夸张,会影响到赛车的提速跟极速。
相当于数倍车体重量的气流,死死压在赛车身上,那能不慢吗?
所以F1赛车的调校,就是找寻到下压力的平衡点,保证弯道速度又快又稳!
TF110赛车旧空动套件,搭配废气扩散器带来的空气下压力非常猛,以至于形成了转向不足的特性,这就意味着无论是提速还是极速,都比不过新升级套件。
正常情况下还不明显,拼极速的时候差距就凸显出来。
特鲁利卡在了290km/h难以提升,陈向北却达到了300km/h。
10km/h的速度差距,足以让他完成超车!
速度带来的巨大惯性跟G力,让头盔下陈向北脸部肌肉,都出现了轻微的变形。
赛车轮胎更是达到抓地力极限,出现了横移的迹象。
感受到赛车的动态变化,陈向北别无选择,他只能竭尽全力接近APEX点,利用赛道宽度来完成缓冲切线。
什么叫做游走在失控的边缘,陈向北现在的情况就是。
但凡掌控方向盘的力度出现丝毫变化,亦或者说手抖一下,那么整辆赛车就会瞬间失控!
不过失控的情况下没有发生,陈向北始终牢牢掌控住了方向盘,用着线性的力度完成弯道中转向,用着300km/h的速度冲出了T8弯。
没有什么运气成分存在,陈向北依靠自己绝对车感,以及努力训练带来的操控硬实力,征服了阿尔伯特公园赛道!
“超车了!北超车成功了!”
“MY GOD,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赛道监测设备显示过弯最高速度达到了300km/h,这是全新的弯道记录!”
“北用堪称不可能的速度,赢下了这场队内对决,也证明了自己有媲美莱科宁的天赋跟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