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云层正在阿尔伯特公园赛道西北方向凝聚,按照墨尔本气象局的雷达图,未来三十分钟内存在降雨可能。”
“目前北风四到五级,靠近湖面的空旷处可能会出现最高七级阵风,你必须密切关注赛车的空力稳定性,以及刹车点时机的判断。”
HRT车队P房里面,奥德托正在跟陈向北讲解起风之后注意事项。
“嗯,我会的。”
陈向北听到后认真的点了点头。
虽然早在练习赛时候,他就跟奥德托商议过期待刮风下雨。
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对于TF110赛车是把双刃剑,特别新升级套件尾部下压力降低,意味着抗风稳定性同步下降。
“车队策略组商议决定二停战术,软红胎起步。”
“发挥出你反应速度的优势,尽可能起步超车特鲁利。如果做不到的话,也想办法守住T1弯道行车线,不给科瓦莱宁或者库比卡任何可趁之机。”
说完这句话之后,奥德托停顿了一下,神情有些凝重补充道。
“我担心T1弯会发生撞车。”
F1赛车最精彩跟刺激的阶段,便是起步跟第一个弯道抢线入弯。
至少有半数左右的事故,发生在这两个时间节点。
很多时候哪怕双方车手无怨无仇,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没有躲闪空间,都不可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陈向北跟科瓦莱宁以及库比卡“恩怨”不用多说,就算对方没有恶意去撞车的想法,至少能确定他们轮对轮一定会非常强硬。
只要让科瓦莱宁亦或者库比卡其中一个,前鼻翼超越了陈向北的后轮,那么在规则的允许范围之内,大概率会呈现一种“谁让谁孙子”的局面。
不想让步,更不想陷入危险境地,那么就不要给对手机会!
“明白。”
搭档这么久,很多事情奥德托稍微暗示一下,陈向北就能知道对方意图。
最好的防守其实是进攻,只要能做到起步超越特鲁利,那么就能让队友代替自己防守两位对手。
这才是软红胎起步的真正目标!
队友之间的“战争”,随着正赛到来已经提前打响。
就在陈向北跟奥德托对话的时候,布里亚托利走了过来通知道:“北,车手们已经集合,去参加赛前巡游吧。”
“嗯。”
该说的都已经说了,陈向北不是什么“傻白甜”,点了点头随即朝着花车方向走去。
相比较上一场比赛的孤立跟冷漠,这一次赛前巡游陈向北甚至能感受到明显的“敌意”。
罗斯伯格的赛后发言,以及陈向北张扬强硬的风格,不可避免跟其他车手利益产生冲突,这差不多也是F1车坛新星级车手必经之路。
前有汉密尔顿走过,后有维斯塔潘走过,当下就看陈向北能不能用实力杀出一条血路!
众车手登上巡游花车绕场行驶,陈向北依旧独自站在车尾位置,连上一站的舒马赫都没有过来搭话。
说实话,舒马赫对于陈向北倒没有什么意见,他曾有过更狂妄跟强硬的言行举止,中国新人在车王面前毫无疑问是小巫见大巫。
之所以态度发生改变,更多是照顾后辈队友罗斯伯格的情绪。
不过这次花车上面的陈向北,却没有成为透明人。
澳大利亚巡游主持人,秉持着煽风点火的心态,提着话筒来到了陈向北的面前。
“北,排位赛你跟库比卡有过对抗,并且再一次战胜他,对此有什么想说的吗?”
巡游主持人的提问,伴随着花车上摄影师镜头,转播到了赛道大荧幕上面。
可能导播厅认为会出现热度新闻,还给陈向北来了一个面部表情特写,吸引了赛道十几万观众的注意力,他们也在关注陈向北会给出怎样的回答。
“没什么想说的。”
陈向北面无表情,语气非常冷漠的回了一句。
他已经不是那个刚接触西方记者的菜鸟,对方搞大新闻的手段跟方式早已司空见惯。
陈向北跟库比卡并没有什么私人恩怨,赛道上输赢乃兵家常事,他不会去嘲讽对手。
同时陈向北有自己的骄傲跟胜负心,不想说什么库比卡很强,无非是没发挥好,等待下次交手之类的虚伪客套话。
既然都不想说,那就干脆不回答!
只是陈向北还是年轻了,有些东西不是你拒绝回答,现场观众就能满意。
相比较中国小子,库比卡才是“主场车手”。
“中国佬咋这么能装逼,还没什么想说的?”
“还拒绝评价库比卡,不会真以为自己比他强吧?”
“库比卡,正赛给车手北一点颜色!”
没有F1引擎嘶吼的掩盖,花车上能隐约听到现场观众的叫嚣跟谩骂。
巡游主持人皮笑肉不笑,继续问道:“北,我能感受到你对自己很自信。”
“揭幕战你拿到了第五的好成绩,这一站有没有想法更进一步,比如说登上领奖台?”
澳洲主持人是个老白男,他本意是采用“激将法”拱火陈向北,让这个年轻小子顺着自己提问说出登上领奖台话语。
但要知道一点,相比较巴林站,澳大利亚超车难度大很多。
再加上今天已经起风,并且有很大概率下雨,陈向北上一站拼尽全力才提升两个名次,这一站想要登上领奖台,得足足提升六个名次。
可以这么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只不过陈向北的回答,出乎了巡游主持人的意料。
压根不需要拱火,中国新人比他认为的要更加张扬跟狂妄!
“当然,我能登上领奖台。”
陈向北这句话说出来,全场可谓是一片哗然。
可能放在外界眼中,中国小子疯了大放厥词。
但事实上早在练习赛阶段,陈向北就把自己的目标,放在了冲刺领奖台上面。
身为一名车手,怎能让自己的成绩停滞不前,别说是什么领奖台,就算巡游主持人询问是否有信心竞争冠军,陈向北同样会给出肯定的回答。
对自己始终充斥着坚定信心,就是成为顶级车手必备的心理暗示。
陈向北不会为了顾忌外界的冷眼与嘲笑,就各种圆滑打太极,甚至于展现出一副温文尔雅的形象。
嚣张、狂妄,老子天下第一,才是冠军车手的代言词!
看着大荧幕上陈向北的回应,站在车队P房的奥德托,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这就是他想要听到的回答。
奥德托可以放弃车队管理者的职位,屈居于曾经老对手布里亚托利之下。
却无法接受自己服务于一名平庸,乃至于自卑的车手。
怎么说奥德托也曾经跟舒马赫共事过,很多时候他心中的车手标准,就是以舒马赫为模板。
可能现在陈向北实力差很多,却有一点陈向北不输舒马赫。
那就是对胜利的渴望,拥有一颗冠军之心!
只是奥德托能欣赏陈向北这样的回答,看台上绝大多数观众,无法接受陈向北不知天高地傲的狂妄。
赛道两侧再次响起铺天盖地的嘘声跟叫骂声,这次相比较之前更加的明显,已经能被话筒给收音到了。
F1转播是面向全球观众,考虑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赛事主办方立马通过无线电提醒巡游主持人,让他注意一下尺度跟现场情绪。
听到媒体中心的提醒,巡游主持人只能意犹未尽的把话筒转向其他车手。
与此同时维修站上方的paddock club(围场俱乐部)区域,布里亚托利跟一个西装革履的老者,正坐在巨大落地窗面前一边喝着香槟,一边评价陈向北的采访。
“北,很有个性。”
这名老者点了点头,很认可陈向北的表现。
“车手一定要有个性,尤其是有着称王封神的野心!”
布里亚托利一改在车队P房里面吊儿郎当的形象,语气非常的坚定跟霸气。
“既然你这么欣赏北,为什么还想着要我们投资,并且竞争车手席位?”
西装革履的老者询问了一句。
“如果我不给你们竞争车手席位的机会,你们还会投资吗?”
布里亚托利嘲弄的反问一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车手席位就是投资的筹码。
“布里亚托利,这次投资你跟以前有些不同,到底是为了北跟车队,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两者皆有,况且并不冲突。”
老者跟布里亚托利相识多年,在他面前没有太多掩饰本性的必要。
花布当然会考虑自己收益,可这世界上同样存在着双赢的投资。
当然,前提是陈向北能守住自己的席位。
“我很看好HRT车队,前提是你得说服中国股东。”
这名老者也没有太多商业废话,直接表明了自己想法跟需求。
“没问题,我会说服他们,现在提前祝我们合作愉快。”
说罢,布里亚托利再次举起手中酒杯。
“祝我们合作愉快。”
对于这些商业上谈判,陈向北自然暂时不知道。
花车巡游结束回到维修站,车队成员没有谁质疑陈向北登上领奖台的豪言壮语,更没有谁在乎隐约还能听到的嘲讽声音。
他们就如同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专注于自己该干的事情,犹如时钟一般精密运行着。
奥德托则站在P房门口,目光望着天空方向。
看到陈向北过来,开口说道:“积雨云层没有增加厚度,降雨概率从百分之八十降低到了百分之六十,我们可能要启动备用一停保胎战术了。”
F1规定每场正赛,必须使用两套不同配方的轮胎,意味着无论如何都得进站一次,也就是所谓的一停。
巴林赛道路面宽阔,再加上有着充足余量的缓冲区,车队可以拼三停战术,利用轮胎抓地力的峰值不断超车,追回进站换胎损失的窗口时间。
澳大利亚站“半街道”的特性,再加上这个时候没有DRS的存在,纯粹靠着赛车性能抽头超车难度极大,不可能追回多进站一次的22秒。
毫无疑问,只能尽可能保胎,一停战术跑完全场。
“升级套件虽然让赛车转向特性改变,没有之前那么吃胎,但废气扩散器下压力依然存在,两套轮胎怎么跑完全场?”
“压车。”
奥德托极其精简的吐出两个字。
保胎就意味着不能进行激烈驾驶,需要严格控制赛车速度跟走线。
但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对手趁你病要你命,肯定会拼尽全力进行超车。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那么就得压车!
就如同赛车直道踩油门谁不会,弯道快才是真的快一样。
养生开法节省轮胎损耗大家同样会,可保胎大师之所以能称之为大师,就在于他们人人还是防守大师。
我开的慢不要紧,只要对手比我更慢就行,利用丰富的经验跟密不透风的防守,硬生生把对手给挡在后面开火车,F1比赛里面夸张的时候能压车十几圈!
正是凭借这套本事,F1里面很多车手,就靠着保胎技师横行围场。
比如说“胎神”佩雷兹,正常情况下峰值抓地力只能存在几圈的软红胎,他能跑四十圈才进站!
亦或者后世的阿尔本,曾靠着一套白胎跑了六十多圈,如果没有强制进站换胎的规则,他能凭借一套轮胎跑完全程。
目前下雨的概率正在不断减少,根据奥德托的经验跟历年墨尔本气象数据,赌赢雨战的胜率同样不断下降。
陈向北揭幕战已经展现出他的保胎技术天赋,与其赌下雨,不如信任车手能力。
人定胜天!
“只能这样了。”
陈向北点了点头。
如果没有雨战的变数,自己想要实现赛前狂言登上领奖台,那么必然不能再使用常规的二停战术。
节省一次进站22秒用时,将成为战术胜利的关键手!
简单交谈了几句,陈向北就坐进了赛车座舱,然后驶向赛道发车格。
技师小组也是推着轮胎跟各种维修工具,以及最重要的应急启动电源围在陈向北赛车旁边,等待着发车倒计时哨音响起。
就在这个时候,陈向北看到右前方的特鲁利回头过来,两人目光对视了一眼。
仅仅一个眼神,陈向北就感受到了滔天的战意。
特鲁利是在告诉自己,这一站双方不再是队友,而是彻底竞争的对手。
陈向北毫不示弱的对视着,他也在告知特鲁利自己的态度。
就在此时,通知无关人员退场的哨音响起,特鲁利跟陈向北几乎同时推下了头盔面罩,两张脸庞隐藏在了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