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范文吧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087章 六月历史大事件(月票加更3.2K)

第1087章 六月历史大事件(月票加更3.2K)

    这个所谓的面试,其实就是老师现场口头提问,让考生来回答。

    试卷上的难度如果拉不大,在这个场合下就会直接拉得非常大。

    在这个场合下,老师可以基于考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即时追问、延伸或提出更复杂、更综合的问题,这种即时互动是允许考官根据考生的实际水平随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深度。

    面试不仅考察知识记忆和解题能力,还能更直接地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临场反应、语言表达、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融会贯通能力,例如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解决复杂病例,这些都是纸面考试相对难以充分考查的方面。

    理论上,考官可以提出远超常规笔试难度的开放式、探究性问题,以测试考生的上限。

    试想一下,在紧张、限时的口头问答环境中,考生缺乏像笔试那样的思考时间和容错空间,例如笔试的话可以跳过难题先做简单的,在这个场合下,任何知识掌握不牢固、理解不深刻或思维不清晰的地方,在考官的追问下更容易暴露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说白了……就是当笔试的区分度不够,而招生名额有限时,复试就必须承担起更严格筛选的任务。

    老师们连夜修改复试的考核程序,就是为了应对笔试高分扎堆的局面,特意增加面试环节来“把难度拉得非常大”,以此选拔出最拔尖的、综合能力最强、最经得起即时深度考察的考生。

    这个环节就是用来拦住大部分人的。

    就像是上辈子一些公司招聘的时候,总会有些奇葩的问题,面试凭借其动态难度调整、多维度综合能力考察,以及有效暴露短板的特性,成为了在顶尖竞争者中拉开差距、实现更精准选拔的必然选择。

    只要在笔试拉不开差距的情况下,面试自然成为了大幅提升复试整体难度和区分度的关键环节。

    他们甚至不用过多的调整复试题目的难度,就可以做到高效率的筛选。

    当然了,这里面唯一需要确定的一点就是公平性。

    考官如果看一个人不顺眼,他甚至可以提出很难为人的问题,然后让考生完全没办法回答。

    所以这些问题应该也会被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里。

    虽然没办法保证绝对公平,但是可以保证相对的公平。

    其实方言也记得上辈子的教授说过,他们的面试时间很短,只是问了两个问题,他还以为只是开场就已经结束了,让他出去的时候他还以为自己是被淘汰了,结果后面才发现是被录取了。

    搞到教授也不太清楚到底是考官看自己顺眼,还是因为自己回答的特别快,让考官感觉自己应该被录取。

    反倒是有些被录取的同学一连被问了好几个问题,这才通过了考试。

    所以……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个人运气的考验。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复试的难度成了一个未知数,班上的人想要通过考试,就要尽量知道更多的东西,不断的提升自己,让自己能够通过考官的面试。

    然后,这个消息在分析过后,让大家再次卷了起来。

    而且还有人担心其他的事情,比如宋建中就找到方言,问道:

    “方哥,你说考核的老师是不是应该都是咱们学校和研究院的人?”

    “按理说应该是。”方言点了点头回应道。

    接着宋建中又问道:

    “你说他们会不会因为避嫌,而限制我们通过的人数?”

    方言一怔,歪着头说道:

    “这个……说不好。”

    他想了想然后对着宋建中分析道:

    “面试环节的增设是校方和研究院那边,针对笔试高分扎堆、区分度不足的应对策略,主要目的据我分析,应该是通过高压动态问答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上限,本质上是一种精英筛选机制。”

    “也就是说,最终的目的是筛选精英,不是避嫌。”

    “其设计就是深度考察需求与相对公平的约束,但也承认主观性和偶然性比如说运气的影响。”

    “咱们考生对此的应对策略,应该是继续深化临床实战能力与知识共享,以提升自身通过概率。”

    “一句话,只要你是精英,淘汰的可能性非常低。”

    说完方言又加了一句:

    “至少我认为是这样。”

    听到方言这么说,宋建中和其他人纷纷点头,在大家的眼里方言基本上算是半个官方口,主要目前就是研究院旗下一个研究所的主任,还和学校各老师教授混的挺熟。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基本上这次出题的这些人,都是他们公司的。

    这是在研究生考试前就已经有的既定事实。

    大家的要求也很简单,一视同仁就行了,不说咱们是一个公司一个学校的人就我放水,至少保证不要刁难我就行了。

    大家对自己的实力还是有些自信的,精英班天才的骄傲,多多少少都有点。

    加上方言能够招揽他们,那也是看中了他们的潜力。

    所以大家想要的就是别因为体现“公平”,被故意牺牲就行了。

    谁要是不服,认为他们是走后门,大不了以后在班上比划比划嘛,比谁医术高比谁出的医学成果多。

    ……

    接下来,又过了几天时间,初试通过的消息也下来了。

    虽然早就预料到全班通过了,但是大家还是高兴了一下。

    最开始也不知道是谁猜测的,说是这次说不定只有满分才能参加复试,给一帮人都整焦虑了,现在看到复试通知,那家伙大伙儿都高兴的不行。

    当然了这个复试通知也只是首都这块儿的人,其他地方的还没统计出来,等到完全统计出来后,应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班上的同学们继续在协和这边开展工作。

    和之前一样,上午看病,下午总结,不过的大家都又认真努力了不少,就连每天看诊的人数也多了起来。

    协和的中医科的口碑,被他们这帮人做的越来越好,现在大家不光是知道这里有个方言,还有这么一帮大学生医生。

    院长也非常满意这个结果。

    现在这就是他想要的协和中医科雏形,他甚至还在想,这次研究生的考试肯定会刷下来不少人,如果有那种优秀的人才,甚至他可以招揽一些,让协和这边的中医科室直接运作起来。

    当然了,这就是个初步的想法,最终还是要和方言商量过才行,而且考试的人来自五湖四海的,每个人的实力参差不齐,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方言他们班上这些同学的能力的。

    接下来的时间,又来了个大消息。

    6月,“向阳红09”号即将搭载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团队,前往太平洋进行首次远洋科学考察,为华夏海洋科研积累基础数据。

    在出发前,科学家们来一趟协和体检。

    这个体检其实不重要,他们这些人都是身体健康的。

    重要的是,他们还随队带走了一个医疗团队。

    这个团队里面中医西医都有,西医是从协和调出。

    而中医是从华夏中医研究院那边抽调的。

    根据名单所示,这次去的人里面,方言认识的人有陈科冀教授,还有秘方研究所里面的针灸大师贺普仁教授。

    平日里方言当甩手掌柜,都是贺普仁在那边工作,现在人被调走,好多事情就需要方言去过问了,还好金世元教授和曾路泉教授还在。

    生产依旧还在继续,方言现在每天的工作又多了一项,那就是往研究所跑。

    不过这样也有好处,方言对秘方研究所的工作也了解清楚了。

    不光是地面上的,甚至地下的那些中药研究也知道了。

    方言之前在古籍里面找到的那些秘方,都在这里保存,并且做试验。

    而且下面还有一条京城的秘密地下通道。

    方言也有在里面乘坐的资格,据说可以直接到很多秘密的地方。

    除了这些还有,日本与伊朗签署协议,计划为伊朗建设德黑兰至马什哈德的高速铁路,这是新干线技术首次向海外输出(虽然方言知道,后因伊朗革命未能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过去的人还有津村和京都大学汉方研究所的人,从那边得到消息后,国内还是挺重视的,毕竟现在方言他们的中药生意这么好,已经认识到国际市场上的潜力了。

    担心小鬼子过去抢市场。

    只有方言知道那地方其实也没啥市场,而且马上就要乱起来了。

    说起乱起来,随着方言上次从广州中医药大学带回来的手册开始印刷,并且发放到各部队后没多久,猴子军队也开始搞事儿了。

    他们持续攻入邻国,扶持韩桑林,引发了战争。

    毛熊也公开支持猴子,整个那边乱了起来。

    另外,上级批准恢复一批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加速培养专业人才。

    好多去年没有招生的高校也开始出台招生简章,陈大导要准备考的北影78级也开始接受报考。

    总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那些该有的历史事件一个不落的都来了。

    也没过多久时间,方言又得到了另外一个消息,这个消息是老胡带过来的。

    根据他在中侨办得到的消息,六月的侨商团体要回国了,他们的合作商李成竹这次还要跟着一起,带着欧洲那边的一个外国商人一起回来,为的就是扩大这次合作并且在欧洲那边建厂。

    此外这次回来的,还有英国姓何的那位老中医。

    也就是疑似是方言外公兄弟的那位。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16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